红山文化玉璧信息资源整理研究
李欧
摘要(Abstract):
现代考古中发现的红山文化玉璧数量多、工艺独特、人文影响广泛且文化寓意深远。本文通过对红山文化玉璧信息资源整理研究,揭示了红山文化玉璧起源及其演变过程,指明了环形石斧使用对生产力解放的历史作用,论证了红山文化方形玉璧是璧起源于斧的历史见证,还进一步整理研究了其它类型的红山文化玉璧信息资源,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相关性基础依据。
关键词(KeyWords): 红山文化;玉璧;环形石斧;方形玉璧;信息资源;整理研究;依据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研究基金[教古字(2002)136号]:《红山文化信息资源整理研究》的阶段性科研成果。
作者(Author): 李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5,(10) :865-874.
- [2]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第五地点一号冢中心大墓(M1) 发掘简报[J].文物,1997,(8) :4-8.
- [3]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7. (8) :9-14.
- [4]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J].文物.1986,(8) :1-24.
- [5] 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C].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 [7] 杨伯达.中国玉器全集.原始社会[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2.
- [8] 杨伯达.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
- [9] 殷志强.中国古代玉器[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 [10] 孙守道.红山文化玉祖神考[J].中国文物世界,1998,(11) :22-46.
- [11] 杨伯达.中国古代玉器概述[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2.
- [12] 孙守道.三星他拉红山文化玉龙考[J].文物,1984,(6) :7-10.
- [13] 郭大顺.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与辽河文明起源特征再认识[J].文物,1997,(8) :20-26.
- [14] 郭治中.红山诸文化的构成及相互关系[J].中国文物世界,2000,(7) :38-45
- [15] 孙守道.红山文化“玉熊神”考[J].中国文物世界,1997,(4) :78-93.
- [16] 孙守道.红山文化“玉蝉神”考[J].中国文物世界,1998(5) :48-67.
- [17] 李更夫.红山文化玉雕[J].中国文物世界,1997,(5) :114-117.
- [18] 王青.“山顶洞人”海蚶壳来源探讨[J].博物馆研究,1994. (3) :56-59.
- [19] 方殿春,刘葆华.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玉器墓的发现[J].文物,1984,(6) :1-5.
- [20] 孙守道,郭大顺.论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与龙的起源[J].文物,1984,(6) :11-17. 20.
- [21] 郭大顺,张克举.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4,(11) :1-11.
- [22] 吉林省文物志编修委员会.长岭县文物志[M].1986.
- [23] 俞伟超,严文明等.座谈东山嘴遗址[J].文物,1984(11) :12-21.
- [24] 翁牛特旗文化馆.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玉龙[J].文物,1984,(6) :6. 10
- [25] 杜金鹏,杨菊华.中国史前遗宝[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