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文静;
随着胜任力理论和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胜任力模型逐渐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在智慧学习环境下,面对智能技术带来的教学方式的变化,以胜任力衡量教师的职业发展水平,可以更加立体地了解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状态,从而更好地为高校思政育人的目标提供保障。通过分析智慧学习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及其内外影响因素,提出牢固思政课教师政治观念,提升思政课教师政治胜任力,强化思政课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思政课教师执教胜任力,增强思政课教师科研水平,提高思政课教师职业胜任力,丰富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思政课教师智慧学习胜任力等策略,为优化高校思政育人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2022年01期 No.235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董霁荣;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切实做好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是摆在每位高校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结合甘肃省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工商管理类专业特点,本文对高校“基础会计”课程思政设计目标、原则与方案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2022年01期 No.235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何秀华;丘碧群;
本研究针对当前高校师范生就业目标功利化、浅层化、窄化等问题,在高校大三年级开展就业指导课程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的体验式课程教学实验,探讨课程实践成效,并进行讨论,认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可以与高校师范生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帮助学生明确就业目标、担当育人使命,把个人追求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
2022年01期 No.235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黄绘雯;
高校党支部是党在高校中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新时代“互联网+”成为新的发展业态,这既给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带来挑战又带来机遇。如何将“互联网+”更好地融入高校党支部建设,是摆在党务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现状,查找症结,试图探究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实施路径。
2022年01期 No.235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胡森;赵栋;
高校思政教育是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与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整与自我优化的学科。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在思政教育的动态化发展中得到优化和演进,能够获得全新的发展成果与育人成效。然而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却存在内容与实践错位、形式与需求不呼应、缺乏教育主体协同性等问题,需要我们结合大思政背景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革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创新爱国主义形式,提升爱国主义教育主体的协同性。从而帮助高校借助大思政的理论与经验,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维度,让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
2022年01期 No.23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周安琪;
“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系列的重要论述,也是其外交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故事容易征服人心,更有益于思想的传递。讲故事既能阐明道理,又能打动人、说服人。大学生对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中讲好中国故事将有助于凝聚价值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树立中国形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也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是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故事可以“载道”,通过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故事来传播价值观,用身边灵活生动的例子来传递思想和道理,既接地气,又显水平。
2022年01期 No.235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于喆;
公安院校受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的制约,在美育建设上往往有所匮乏。如能积极发挥警营文化优势,以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为指导,形成基于本校实际的具有公安院校文化特色的美育实践体系,必将建设成兼顾自身特色与时代亮点校本美育课程体系。
2022年01期 No.235 20-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卓惠丽;唐俊;邓卉;
思政理论融入专业课程是育人的必然要求,具有人文与科技双属性的移动UI设计课程是实施课程思政的绝佳载体,通过剖析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内在逻辑,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中,重构了“移动UI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提升了专业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达到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教学改革目标。
2022年01期 No.235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金娟红;王喜春;刘亚峰;
雷锋精神是对雷锋同志事迹及言行所体现的道德精神、先进理念、高尚品质进行理论上凝练和概括的成果。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是历史的标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财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坐标,是汇聚新时代中国青年正能量的精神火炬。雷锋精神对当代民族青年起到思想引领与价值模范作用,民族院校应引导广大学生准确把握雷锋精神历史与现实方位,继承和发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深掘雷锋精神的深层价值内涵,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凝聚民族向心力,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每位学生心中。
2022年01期 No.235 26-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王海龙;
仪式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是承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教育者要深入挖掘“仪式感教育”彰显的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高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在创新型的仪式教育中彰显榜样力量,实现仪式教育的行为规范、价值规范、团队凝聚和情感共鸣功能。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价值导向、情感提升、行为规范和身份认同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最终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目的。
2022年01期 No.235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吴延丰;
公共体育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模式是顺应时代的要求,而且十分有必要,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课教学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体育课堂就可以把体育知识、体育文化、体育精神力量、体育课程思政等多元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要积极思考,把握时代特点,积极创新,改革教学理念和方法,为新时代培养身心全面健康文明的合格人才做出努力和贡献。本研究利用超星学习通app、微信公众平台、校步点app建立“高阶、对话、开放”三位一体混合式体育教学模式,形成了课前、课中、课后科学合理的衔接,并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要素,打造了不同项目课堂的品牌活动,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考核评价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各项能力的提升,验证了高校公共体育课混合式教学的时效性。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普适路径提供理论基础和思路借鉴。
2022年01期 No.235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班永飞;孙霁;
研究主要探讨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在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高校和中小学校开展调研。总结归纳发现,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存在时间不足、内容针对性不强、课程开设不足、培养基地重建设轻利用等情况。接着从坚持“就业导向”“实践导向”“问题导向”“系统导向”和“多学科导向”5个方面提出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最后从将“应用导向”的实践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规划、将“即时评价”与“未来评价”相结合两个方面提出对实践教学进行积极评价,促进实践教学良性发展。
2022年01期 No.235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肖琦姝;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需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更是将线上教学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理念已经深深植入当下的课程建设之中。进入新时代以后,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基于此,本文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理念,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角度出发,来探究商务英语专业特色课程建设的模式和路径。
2022年01期 No.235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谭红毅;战冠红;刘硕;赵立石;
在线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展和补充,在新冠疫情咆哮而来、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线上教学凸显出了前所未有的优势。在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前,线上教学的临时全面启动,给线上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随着我国抗疫胜利的阶段性成功,线下教学又重新恢复,同时也建议和要求线上教学形式与线下教学形式结合互补,既回顾疫情时期线上教学的问题,又重新审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特点和相互补充的切入点。
2022年01期 No.235 57-59+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顾翰翊;
多媒体网络环境为国家开放大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以国家开放大英语课程为例,详细分析网络平台下开放大学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希望可以促进开放大学成人学生在网络平台下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2022年01期 No.235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曾冬梅;
以ESP为导向的专业英语课程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师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人才培养阶段的主要场所,在此类社会革新趋势的影响下对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已经成为了目前的重点内容,有助于强化ESP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学生专业英语核心素质的培养带来了积极作用。文章通过对高师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进行分析,并明确找出基于ESP高师英语课程教学阶段的问题与不足,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创新思路,及时地找出基于ESP高师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方法,为ESP英语课程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2022年01期 No.235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王文君;
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被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具有以学生为主体性特点,可以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完善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以及提升教师教学综合素质。为有效发挥该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学校应该在思政课教学中合理运用混合式教学方法,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效率。
2022年01期 No.235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陈瑞华;
民办高校课堂教学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学生学习意识不强、教师专业教学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够、课堂秩序欠佳等问题。传统以“主客二分”为范式的高校课堂教学,越来越凸显其弊端。本文将主体间性引入课堂教学,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学生双主体的建构,以“市场营销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为例,对民办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发现课堂教学不仅要讲究教学方法、充分做好教学前后的准备工作,还要秉承“生本主义”原则,使用创新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建立健全沟通和反馈机制,建立学习共同体,才能营造和谐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022年01期 No.235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甄珍;
在对外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以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翻译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作用,专业英语翻译课程设置逐渐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主流。文章针对当前高校专业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教材体系不完善、学生基础薄弱、师资力量有待提升、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提出高校应通过优选教材,改进教学内容、革新课堂,开展实务教学、课外拓展,提升翻译能力、完善师资建设,提供教学保障、优化课程设置等途径来提升专业英语翻译教学质量。
2022年01期 No.235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杜隽隽;
随着信息机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掀起了一场数字化教育浪潮,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已经步入泛在学习环境之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英语教学,实现“人人、时时、处处”的泛在学习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将以《新编实用英语2》第八单元“Career”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的优势,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022年01期 No.235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崔艺馨;
高校音乐鉴赏课从浅层面说是针对课程内容的理性学习,但归根本质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主要途径。但高校中音乐鉴赏课几乎是被忽视的一门课程,不但设置课时少,音乐教学内容定位不够,目的性不强,而且教学方法也是“传统式教学”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参与性不高,无法全面展现音乐教育的德育价值。如何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主”,如何让学生在音乐鉴赏课中真正聆听音乐,主动表达所感所思所想,才是音乐鉴赏课的真正意义。本文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探究情感体验在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渗透。
2022年01期 No.235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邱晓磊;
游戏精神承载多种精神文化思想。以游戏精神为载体,开拓幼儿足球教学活动的教育视角,并运用游戏精神中所蕴含的基础元素,强化游戏精神在幼儿足球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渗透,可以更好地提升幼儿足球教学实践的全面性,弥补幼儿文化、思想教育的不足。
2022年01期 No.235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崔雪英;宋鸿儒;
为了立德树人的教学改革目标,在分析专业课程思政融入的重要性的同时,探索电路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完善教学内容、构建基于思政建设的电路课程教学平台。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探索融入思政元素的电路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达到知识教育与德育的统一。
2022年01期 No.235 84-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郭欣;梁丹;
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创业课程,以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双重教育向度统一为主旨,同时可进一步化解“经济人”与“社会人”的分裂与冲突,实现育人目标的融合式发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包括,文化视角下的价值共识教育、生涯视角下的创新创业理想教育和社会视角下的创新创业创造责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路径包括在创业沙盘体验教学中融入人生职业理想聚焦,在创业风险模拟训练中引导创业价值共识,在创业项目推演教学中引导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
2022年01期 No.235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赵星芝;
临床带教是培养合格医生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儿科疾病种类繁多、表现形式多样,传统的临床教学难以满足需求,导致实际的教学效率低下,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实践所展开的新型临床教学方式,主要应用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技能、医学沟通和临床思维等训练,推动模拟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儿科临床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022年01期 No.235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赵铁瑛;陈夕;
建筑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建筑企业工人中农民工总体技能较低、施工技术掌握不够熟练等现状,造成了我国建筑业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提升。为实现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筑业农民工向新型建筑产业工人转型,提升整体职业技能水平。通过对建筑业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建筑业农民工培训体系等提升职业技能的相应对策,以期为建筑业的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2022年01期 No.235 93-95+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王泽昊;宋垍吾;汪明玉;蔡春华;
高中是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手段。通过直接经验进行知识认知利于学生牢固树立制度自信,认知到制度优势是树立制度自信的先决条件,而通过比较来认知相对优势是最直观和最根本的方法。通过比较视阈为学生自行树立制度自信的路径,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创了一种利用直接经验树立制度自信的新模式。
2022年01期 No.235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王华秀;
金融法学人才培养对推动新时代金融创新健康发展、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具有重要意义。金融法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懂法”又“懂金融”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法治人才。目前,我国金融法学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培养手段、课程设置和师资配置等方面存在不足,应明确金融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创新金融法学人才培养手段、合理设置课程和配置师资,不断提升我国金融法学人才培养质量。
2022年01期 No.235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蔡政忠;于立生;苏翎清;林琪祯;
大学阶段是人才成长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心理健康疾病的高发阶段。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不能够有效地承担起大学生心理健康保护的角色。同时,心理健康问题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一的心理健康课程不能有效地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保护的任务,需要多学科深度融合,齐心协力。
2022年01期 No.235 102-10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刘正伟;
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是基层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中的重要使命,也是增强自身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对基层电大在服务地方发展上存在的认识不到位、相关制度和体制缺失、服务能力欠缺等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通过确立为地方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建立和实施服务地方发展的体系,强化和提升基层电大的服务能力等三个维度来推进校地多方共赢发展。
2022年01期 No.235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陆光洲;
少数民族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心,但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导致小学义务教育水平偏低,难以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助力。因此,本文从教育资源、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个维度阐述了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策略,以期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助力。
2022年01期 No.235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寇佳媛;
高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场所,是至关重要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储备基地。要想切实推动社会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不仅要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学效果,还必须要做好共青团组织提升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以组织提升为核心出发点,在充分考虑工作实际和时代背景的前提下,系统性阐述高等院校共青团组织提升的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希望能够为共青团建设作出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
2022年01期 No.235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王晓飞;
我国在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的同时,从专业技能方面,加大了对人才的要求,毕业后的大学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所以,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本文以大学生为目标,首先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作用,然后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目前的开展现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目的是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以供参考。
2022年01期 No.235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闫玉娟;王硕;
本文从数字媒体专业需求出发,建立了校-企-校合作下的“三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实践,主要从大学四年的人才培养中导师制度的建立、甄选、分工、实施、考核等角度探讨三导师制度,旨在完善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三导师制”在创新教育中的持续发展。
2022年01期 No.235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靳丽红;田娅丽;
依托内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举办内地西藏班是国家层面的重要政策,而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能很好地结合内地西藏高中班(校)的特殊性,充分发挥内地教育资源优势,紧密结合西藏育人需求,实现内地西藏高中班(校)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构建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内地西藏高中班(校)校本课程体系,应坚持学生为本、提升课堂品质,拓展课程资源、兼具民族特色,坚持民族平等和文化交融、提高学生学业水平,指向核心素养发展、培育特色校本课程群的原则。
2022年01期 No.235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陆怡如;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建设迈入新的阶段,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开始呈现出鲜明新时代的特色。新时代的变化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以应对。在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同样面临新的机遇,需要相关工作者予以充分挖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民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积累,将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程度不断提高、水平不断提升的动力,支持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踏上新台阶。通过介绍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推力机遇、目标机遇和条件机遇,希望能够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进步有所贡献。
2022年01期 No.235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李宁宁;魏书哲;臧威;
本文从参与者、赛事、场地设施、教练员和裁判员等方面研究了河北省社会足球的开展现状,探究了制约河北省社会足球发展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河北省社会足球的发展建议:应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的力量;合理配置和协调社会资源;增加社会足球参与者及队伍数量;加大对社会足球的组织管理;加强教练员与裁判员队伍建设。以期满足新时代群众体育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推动河北省社会足球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2年01期 No.235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任慧敏;
近年来我国在中职院校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已经取得了良好成绩,但是由于缺乏校企合作深度、未能编制完善的文秘专业人才应用能力培养方案,导致人才培养的效果与水平降低,对中职文秘专业人才的应用能力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研究中职文秘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中职文秘职业应用能力框架,提出几点应用能力培养的建议,旨在为增强中职文秘专业教育效果、水平等提供帮助。
2022年01期 No.235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周媛媛;
在高等教育竞争加剧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逐渐成为学校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将成为决定学校服务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核心要素。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与教学管理中,应明确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深入分析并探究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结合产教融合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融入产教融合模式的必要性,探究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改革策略,以期提升学校竞争软实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培养出更多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
2022年01期 No.235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裴桂玲;
教育发展的需求变化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愈发复杂,切实把握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乡村振兴战略,拓展农村教育空间,转变其教育理念,能积极迎接多元化挑战,实现农村教育的新超越。文章从农村教育的多重挑战入手,提出科学制定农村教育规划、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农村教育法律法规、优化地方政府管理体系多种改革路径,以期实现农村教育思维转变,创新农村教育结构及体系。
2022年01期 No.235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何继新;踪程;张湛;纪章然;李天一;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评价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于考核评价主体差异、所处城市发展目标导向不同、评价选取指标倾向性,不同地区基于地区特点采取具有各自地域属性的评价指标,研究立足国家和天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实际和任务目标,借鉴国内经验,按照可操作衡量、分层次目标和整体统一的原则,建立涵盖产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生活现代化和治理现代化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的天津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评价体系,为天津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导向指南。
2022年01期 No.235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李欧;
<正>北宋宫廷所用精美的酒具,许多是汝窑瓷器。根据考古发现当时已经饮用蒸馏酒,这点从汝窑酒具没有大型的也可以看出。汝瓷酒具性能优越,深受皇室青睐。盛酒器用樽,倒酒器用注子即酒壶,温酒器用注碗即温碗,饮酒器用樽、杯等。汝窑酒具造型各异,色彩缤纷,可以说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盛酒器樽作为盛酒备饮的容器,典雅端庄大气,“中国民藏北宋宫廷用瓷鉴赏(2)”中,介绍了六件。倒酒器即酒壶有喙,有柄,
2022年01期 No.23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 沈鵬雲;
<正>查士標(一六一五~一六九八),字二瞻,號梅壑散人、懶老,新安(今安徽歙縣休寧)人,流寓江蘇揚州。明末清初著名書法家、畫家和詩人。家富收藏,故精鑒别,擅畫山水。與孫逸、汪之瑞、弘仁等書畫家并稱爲「新安四家」。查士標兒時,以家藏董其昌作品爲臨习習摹本,可達「以假亂真」的程度。其書法風格追求俊逸蕭散,章法講究疏密相間,用筆虚和而骨力内蘊。後對顏真卿、蘇軾、黄公望、倪瓚等名家也廣爲涉獵。這幅《行書七言聯》,總體上給人一種用筆輕鬆流暢,結體雍容秀媚。充分體現了他疏秀淡雅的書風,是一幅代表査士標書法水準的標志性作品。釋文:鬆窗月落倒山影竹徑風來兼雨聲
2022年01期 No.235 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