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党建思政研究

  • “样板支部”创建视角下开放大学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模式路径

    李明瑶;穆井英;

    2012年6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10年来,开放大学转型发展已经踏上新征程,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开放大学全面贯彻党的组织路线,落实中央党建工作部署的有效抓手。本文以吉林开放大学培养创建基层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为例,对如何提升开放大学基层党建工作活力提出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做好开放大学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借鉴。

    2023年02期 No.242 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安全观的历史演进

    李冠晔;

    中国共产党的生态安全观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历程。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生态安全观的萌芽,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生态安全观的发展,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生态安全观的形成。不同时期的生态安全观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不断总结生态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丰富、发展着生态安全观,使其发展为一个内容丰富、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2023年02期 No.242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 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的补办与改进对策研究

    聂海燕;马金凤;郑彩莲;

    高校学生党员档案是记录学生党员发展的一手资料,它的完整、准确对学生党员本人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但高校基层学生党建负责人时常遇到已毕业学生回校补办党员档案的情况。因此,本研究邀请10名有档案补办经历的基层学生党建负责人参与研究,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党员档案补办的现状。结果发现,档案补办情况各有不同,原因主观客观兼具。为做实、做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研究从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各学院分党委、校组织部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对策。

    2023年02期 No.242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 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王得忠;杨璐娜;

    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具有借鉴意义。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的契合性、任务的相似性以及方法的继承性上具有的共性使得融入具有了可能。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永葆爱国主义精神;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弘扬仁爱精神;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

    2023年02期 No.242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教育模式研究

    任慧超;

    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教育问题是当下时代的使命,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探索,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突出问题的回应。生活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使认同力量来自价值系统的理性说服力以及与日常生活的融构力,核心价值观容易走进人的日常生活,得到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双重认可和支持。本文以充分发挥大众文化在核心价值观认同中的作用,积极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的契合点为途径,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教学模式路径,研究注重隐秘性、渗透性和灵活性的认同方式,积极探索日常生活化的综合培育渠道。

    2023年02期 No.242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 “口腔颌面外科学”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建设的研究

    石璐;杨国华;

    本研究探索如何将思政无痕渗入专业课教学,达到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运用文献阅读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的方法,以专业课思政实践教学作为切入点,以思政教育为指导,以医德医风为准则,以医学生职业素质为主线,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改变专业课思政教学的内容、方法。本次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素养,取得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效果,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本研究达到了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目的,达到了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

    2023年02期 No.242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 “大思政课”之“善用”的几点思考

    张丽敏;

    构建“大思政课”格局,要在“大”上下功夫,以“大时代”“大文章”“大先生”“大情怀”来引导学生,助推学生发展,切实担当大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而在“大”上下功夫,目的还是在“善用”,如果结合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设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要求,大思政课的“善用”,就在于注重“以学习为本”“学习者为本”和“学习者公民”的育人工作,以“善用”助推未来学习型大国建设。

    2023年02期 No.242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模式实践与创新——以易班网建设为例

    蒋亚莉;

    在现代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思政教育出现更加迅猛的发展热潮,网络思政教育主要以网络和新媒体技术为支撑。在此期间,易班网建设被提上日程,易班网融合大量的网络化社会资源,又通过整合高校教育教学、生活服务等方式,为当代人们创造综合性比较强的互动社区,促进师生在网络中构建更好的互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实践与创新中,易班网成为比较广泛运用的一种模式。对此,本文首先探析新媒体时代高校易班网建设的现状,其次对易班网建设在思政教育模式实践与创新中的价值及存在的相关困惑展开分析,最后提出开拓多样化思政教育渠道、用易班平台开展思政活动等创新策略。

    2023年02期 No.242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 基于大学生心理现状试论“课程思政”的改革路径

    谭小霞;李默海;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才有希望。当前,数字经济方兴未艾,“5G”搭建起“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有机联系的沟通桥梁。虚拟的交往环境给大学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又导致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盲目求高心理、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现象的发生,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剖析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以现实为导向,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三维视角探索“课程思政”的改革路径,寻求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妙法。

    2023年02期 No.242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 城市轨道交通类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在线教学研究——以西安开放大学为例

    张娅;陈春;刘志芳;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新时期高校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西安开放大学为例,深入挖掘城市轨道交通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探讨在后疫情时代和开放教育双重背景下其与专业知识点的融合方式。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在线教学设计与实践,并分析其实施效果,旨在更好地提高开放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实现专业课育人的目的。

    2023年02期 No.242 28-30+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9K]
  • 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

    姜丽娜;

    “课程思政”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正确的价值观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的新型教学理念。综合英语课程作为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业主干课程,更应该突出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因此英语专业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思政意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模式,有效地落实思政教育,促进英语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3年02期 No.242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王静;徐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丰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增强高校师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与网络文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实践中可通过深刻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转化利用、搭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媒体系传承平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课程建设、建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等途径,促进二者融合发展。

    2023年02期 No.242 34-3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2K]

探索与发现

  • 加强吉林市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相关问题研究

    金彦彤;

    吉林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十大中国名城”等称号。加强吉林市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宣传,能让更多人了解吉林市、发展吉林市文化、吸引高校毕业生人才留吉就业。本文介绍吉林市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它们在保护以及利用方面的现状,并提出几点思考。

    2023年02期 No.242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 长春市民新冠疫苗第三针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穆井英;滑婧夷;

    目的:为探究长春市民新冠疫苗第三针的接种情况和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及现状,为接下来的健康宣教工作和政府舆情管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通过网络调查问卷,收集并整理数据,使用X2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回收问卷1065份,长春市民50.3%(536/1065)愿意接种新冠疫苗第三针,年龄≤36(OR=1.34,95%CI:1.07-1.90)、月收入≥5000(OR=1.34,95%CI:1.02-1.77)、性别(OR=1.43,95%CI:1.03-2.48)、曾自费接种过(OR=1.81,95%CI:1.32-2.49)、未来有出行计划(OR=1.36,95%CI:1.00-1.85)、通过官方获取信息(OR=1.43,95%CI:1.04-1.96)以及认知情况较好(OR=3.13,95%CI:2.38-4.21)的市民更愿意接种新冠疫苗第三针。结论:长春市民对新冠疫苗第三针接种意愿、认知程度均处于中等水平,低于全国水平。根据影响新冠疫苗第三针接种情况的影响因素,政府和卫生防疫部门应该加强网络舆情和科普宣传影响,提升居民对新冠疫苗的认知和第三针接种意愿。

    2023年02期 No.242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2K]
  • 社会支持视角下机构半失能老人人际交往小组介入研究——以S康养中心人际交往小组为例

    陈燕;杨雪;

    本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以S康养中心半失能老人为对象开展人际交往小组活动,促进半失能老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相互支持的系统;并评估小组工作介入成效,探讨其对改善半失能老人人际交往问题的有效性,为今后社工开展类似活动积累经验。

    2023年02期 No.242 44-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
  •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控制问题与优化分析

    李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经济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企业集团化的大势所趋,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开始构建属于我国自己的“财务共享”体系,财务共享是当前较为成熟的一种财务运营方式,它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结构的转变,从而为财务集中核算、业务财务融合、行业集中管控、战略决策分析等提供支持。当然,在财务共享模式带来的诸多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一旦事业单位的控制范围不断扩展,规模不断扩大,分属机构数目不断增加,管理链条不断延伸,原有的分散式的组织与管理模式,使中心机构对分属事业单位的控制力越来越弱,从而造成了客观上的运营成本的增加和财务资源的浪费。为了加强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都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把原本分散的非核心业务集中在一个专业化的组织中,通过财务服务的共享,减少重复成本,并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与优化,从而减少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增强事业单位抵御风险的能力。

    2023年02期 No.242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 基于S-O-R理论正念领导力对组织创新的影响路径分析

    金星彤;

    在信息爆炸、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创新对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作用更为凸显。企业如何保持并提高创新能力已然成为企业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所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分析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正念领导力所具有的核心价值与典型特征,继而根据S-O-R理论模型分析正念领导力对组织创新的影响路径,即正念领导力对组织成员的作用会影响其对外界刺激的选择取舍,并有益于其感知、心理、思考等方面的改善,进而表现出协同创新的组织行为。期望以此结论拓展领导力理论和创新理论的学术研究成果。

    2023年02期 No.242 50-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0K]
  • 检察公益诉讼:实践困境与制度构建——以旅游消费公益诉讼为例

    黎治潭;吴孜繁;

    探索旅游消费公益诉讼是检察机关服务和保障当地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之举,也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检察机关提起旅游消费公益诉讼仍存在法律依据不明确、受案范围较窄、诉讼标准不明确、能否提起惩罚性赔偿不明确及检察队伍较薄弱等困境,要明确旅游消费公益诉讼的适格主体、受案范围及起诉标准、诉讼类型、建立健全旅游消费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及加强旅游消费公益诉讼检察队伍建设。

    2023年02期 No.242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4K]
  • 体育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对策研究

    林子萱;姚婷;余莉萍;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不断扩大并被社会各界学者广泛关注。根据目前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进行社会融入时仍存在不足,本文从体育视角分析体育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体育可以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参与性、社会互动性和社会组织性。利用体育可以促进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特殊功能,从政府、学校、家庭、社区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对策:政府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学校深化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社区积极参与构建家、校、社三方协同,多元互通的体育参与模式、家庭转变体育意识,加强体育支持。

    2023年02期 No.242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 吉林省高校智力的显性与隐形流失现状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

    侯日莹;

    纵观吉林省高等院校的发展现状,智力流失是当前高校存在的普遍现象之一,这种流失不仅仅包括显性的人才流失,以及高等院校在开展科研过程中科研水平下降的隐形流失,也包含高等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整体发展质量下降。当前造成高等院校出现智力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高等院校的教师收入分配存在不公平,绩效评价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高等院校智力的显性与隐性流失都较为严重。为此,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基于当前高等院校的智力发展现状、流失原因及如何进一步改善的问题。

    2023年02期 No.242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2K]
  • C市未成年学生自我伤害行为成因及对策研究

    刘宇;

    学生自我伤害事件的出现势必造成人才的流失和大量资源的浪费,同时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课题组通过全面深入调研,理清C市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我伤害”情况现状,分析导致“自我伤害”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加强和推进J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下的师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编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中小学生生命安全防护网络。

    2023年02期 No.242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4K]
  • 区办成人高校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探析

    夏媛;

    区办成人高校作为区域内的社区教育机构,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重要力量,相关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是推动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议题。而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是解决资源短缺和浪费问题的关键,区办成人高校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相关整合原则是研究的理论基础,其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和问题是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成人高校内部社区教育资源的理性思考。

    2023年02期 No.242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6K]

教育教学研究

  • 供给侧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资助育人路径

    马光焱;李青夏;

    在供给侧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必须明确供给主体的职能、供给内容的价值、供给保障的环境,而红色文化融入的作用在于,满足高校资助育人的文化需求、教育需求、合力需求,二者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最终探索出强化供给主体保障高校资助育人实效、丰富供给内容提升高校资助育人质量、夯实供给保障共创高校资助育人环境三条有效路径,为高校深化改革资助育人路径提供有效参考。

    2023年02期 No.242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1K]
  •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师范院校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

    龚志慧;李英姬;

    在高师院校师范类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下,OBE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师教育理念。目前师范院校心理学课程存在课程目标设置空泛、课程内容体系设计僵化、课程教学方法简单、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基于OBE教育理念,对心理学课程提出如下改革措施:基于OBE教育理念逆向设计课程目标;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改革课程内容;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方法;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等。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师范院校心理学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推动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2023年02期 No.242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7K]
  • 慕课建设视野下教师影音素养的解析

    孙晨;

    慕课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至关重要的教育手段,然而现下慕课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愈加明显。本文从现下慕课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剖析教师影音素养对慕课质量的影响,继而从素材筛选、形象设计、影像拍摄、声音运用和声画组构5个方面探讨教师影音素养在慕课建设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以期为教师的慕课设计和创作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经验。

    2023年02期 No.242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1K]
  • 高校刑法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路径探析

    张秋;

    为培养拥有法治素养的卓越人才,我国教师一直致力于法学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改革,从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法学教育目标与法学教育规律决定了刑法学课程教学应采用全局性与综合性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学生职业能力、思维能力、职业素养的发展为抓手,结合法学教育的特性,设计出契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们结合法学教学模式建构的诉求,探究传统刑法学教学模式的问题,提出科学的改革路径。

    2023年02期 No.242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6K]
  • 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

    苏欣;

    教育信息化2.0时代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各个环节深度融合的时代,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就业指导体系要围绕构建智能化就业服务平台、打造立体化就业信息数据库、基于新媒体开发就业指导课程、借助VR技术开展就业指导活动等方面来构建,同时做好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才保障和经费保障,以实现大学生高质量的充分就业。

    2023年02期 No.242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9K]
  • 智慧公安背景下公安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实践路径分析

    孟彬;

    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促使智慧公安成为当前公安工作的常态模式,探索研究与警察职业能力要求相耦合的公安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路径,成为当前公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从课程体系、育人主体和办学条件3个层面,提出培养学生“核心能力+通用能力”的实践路径,努力培养满足新时代公安工作需要的高水平、高层次警务人才。

    2023年02期 No.242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7K]
  • 基于湖湘红色文化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实践类课程开发研究

    郭杰;

    美术教育在儿童启蒙方面的作用尤为显著,作为对儿童成长影响极为深远的学前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美术技能,形成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从而构建高质量的幼儿美术教学,塑造幼儿独特的审美视角,完成作为一名学前教师应尽的职责与使命。但是,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美术技能实践类课程内涵空洞、动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发展学前教育美术实践课程的关键便在于以优秀的文化、精神为美术技能实践赋能,进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实现文化传承、美术课程高质量发展的双赢。在此背景下,湖湘红色文化深厚的内涵及广泛的影响力使其能够成为美术课程开发“元素”的首选,一种基于湖湘红色文化的美术技能实践课程开发思路逐渐成形。

    2023年02期 No.242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4K]
  • 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的教育型舞蹈探析

    夏静;莫嘉琦;

    加德纳基于人类的认知领域的研究,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观点与追求综合素养提升的教育型舞蹈拥有内在一致性,是研究舞蹈教育不可多得的理论资源。本文围绕素养、情感和理想三个关键词,从动觉智能、课堂模式和情感认知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课例、探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型舞蹈的价值功能与实施策略。

    2023年02期 No.242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4K]
  • 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管理质量提升:价值功能和实践进路

    曾平江;

    数字技术的出现为社会范围内诸多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诸如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借用强大的信息挖掘、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以及可视化表达能力,极大地丰富了此前较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成果。从发展规律来看,高校依托数字技术实现的转型,不仅是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实现高等教育管理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研究高校教育管理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价值及实践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数字技术应用的持续推进也必将助力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2023年02期 No.242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9K]
  •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三全育人”的可行路径分析

    段宏军;段红平;何文华;

    从形成过程来看,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于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对良好品格的塑造、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素材的支持以及政治立场的塑造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高校教育而言,若想贯彻“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就必须要掌握红色文化的价值及内涵,于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教学活动以及教育格局方面发挥红色文化的积极作用,从而为当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带来强有力的保障。

    2023年02期 No.242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7K]
  • “适合的教育”理念下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实践研究

    蒋才锋;

    教学评价是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手段。“合适的教育”本质上来说就是最适合学生、最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教育,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对于职业教育评价模式的进一步反思,有助于贯彻和落实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并在教学评价的科学反馈下,通过对现有教学模式的优化和调整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此,本文全面分析了“适合的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并通过分析当前职业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实践策略,为促进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借鉴参考。

    2023年02期 No.242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9K]
  • 新时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育人模式与建设路径研究

    蒋宏斌;戈超;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新时代高校提高党建水平、育人水平和思政水平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目前我国“一站式”社区正处于由点及面、全面展开的初步快速发展阶段,对于下一步的平稳发展有着重要的铺垫意义。要明晰“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本质内涵,重视“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功能,在分析新时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新时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的建设路径。

    2023年02期 No.242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9K]
  • 社会捐助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实践及思考

    周映萍;

    社会捐助作为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一个补充,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了学杂费等实际困难,提供了诸多物质帮助。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遇到的社会捐助实例,深入探究社会捐助和高校资助育人的相关工作内容,阐述社会捐助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方式,并列举社会捐助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应用个案及成功经验,进而提出推动社会捐助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作用的优化策略。

    2023年02期 No.242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3K]
  • 协同管理视角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

    叶晓娟;

    就职责而言,高校辅导员肩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可以说,辅导员工作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落实质量。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僵化、工作机制存在缺陷,导致管理效益低下、协作不畅等问题频发,不仅极大地降低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质量,更限制了常规教学实际效果的提升。若想解决高校教育工作的问题,就要厘清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理念、机制等诸多方面解决问题,构建出合适的优化策略,才能够为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带来保障。

    2023年02期 No.242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0K]
  • 成人教育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

    于玲;刘胜利;

    在VR和AR技术不断发展以及使用要求不断降低的情况下,虚拟现实相关的技术已经能够在生活当中得到更为普遍的应用,如学校的教学等。成人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教育模式,成人教育当中很大一部分需要依赖于网络等进行远程的教学,如何在远程教学的情况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通过在线学习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一直是成人教育中的难点。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应用平台,能够提高成人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就成人教育中如何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讨论。

    2023年02期 No.242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4K]
  • “互联网+”视域下“中国概况”课程探索与实践

    华敏敏;

    “互联网+”视域下,对“中国概况”课程的信息化建构,应该沿着翻转课堂的逻辑开展。要将理论知识的教育放在线上教学过程中,线下则多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开设知识实践教学。而重点在于教师要通过网络平台,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辅助性课程资源,并且要保障学生在线上接触到的课程视频质量相对较高。也要完善课程评价的体系和成果产出质量,从而在确认好课程结构、教育内容和教学逻辑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并充分满足学生对课程的自主性学习需要。

    2023年02期 No.242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3K]
  • 共同体视域下未来乡村数字化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

    徐建明;

    未来乡村战略的提出及实施是农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在阐释共同体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共同体理论对未来乡村数字化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启示,基于共同体视阈从实体共同体、环境共同体、资源共同体、学习共同体4个维度探讨未来乡村数字化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路径,将其建设成为促进未来乡村战略实施的推动力量。

    2023年02期 No.242 118-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6K]
  • 以本为本理念下高校排课工作约束因素分析——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王艳华;李向阳;任世存;

    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完成课程任务安排,最终要通过排课工作落实。以中国矿业大学排课模式为例,分析了课表编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以本为本理念下高校排课流程约束因素及对策,以培养目标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教学管理人员为本,制定课表编排管理办法,规范工作流程,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优化教务系统功能,不断完善学校教务信息化管理水平。

    2023年02期 No.242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7K]
  • 中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董玮;

    随着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职业院校发展的一门重要课程,其课程体系建设关系到解决中职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有利于高校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率。但通过前人的研究以及调研发展,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手段与举措,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023年02期 No.242 124-126+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5K]
  • 新文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数字广告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计探究

    陈红艳;

    数字营销作为当前广告行业新兴的业务热点,人才缺口巨大,特别是高素质的数字广告人才非常紧缺。国内广告高等教育针对数字广告人才的培养还处在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全面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特别是对数字广告人才核心能力矩阵、数字广告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很不充分。本文从OBE理念与新文科认证要求出发,根据数字营销行业人才需求现状尝试从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两方面构筑数字广告人才核心能力矩阵,细化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毕业要求,并根据毕业要求提出面向新文科的数字广告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想。

    2023年02期 No.242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7K]
  • 英语师范生在自主学习中融入美育教育策略的研究——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孙旭;

    王国维提出“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美育是当前各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对师范生的个人教育历程和态度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和座谈中,发现美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研究在自主学习中融入美育策略,渗透审美意识,提高师范生动手能力和备课的积极性,促进师范生发掘英语语言美和言语美。研究结果表明,调整人才培养途径,合理安排自主学习任务,师范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学习时间来完成审美教学活动,推动师范技能和美育素养相结合的能力,他们的成长也将会填补中小学美育教学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

    2023年02期 No.242 130-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7K]
  •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ICT产业学院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张颖;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进行产业转型,地方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应用型本科高校也要根据这一变化,积极建立产业学院,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培养优秀人才。要重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发挥基地的资源优势,建立订单式的产业班级,完善已有的教师队伍。加强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深度,这样才能提升教育质量。

    2023年02期 No.242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0K]
  • 高中学生文学作品阅读能力评价指标的建构

    杨金有;朱柏会;

    培养高中学生文学作品阅读能力,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高中阶段语文教育必须完成的目标之一。对高中学生文学作品阅读能力进行评价,将有助于深入考查学生文学作品阅读能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的实现。建构高中学生文学作品阅读能力评价的指标,要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尤其是学业质量水平描述中的相关要求为指导,以文学作品审美结构作为评价指标设置的依据。评价指标应涵盖体验与感悟、欣赏与评价、表现与创新3个维度,分别从语言-结构层、艺术形象层、历史内容层和哲学意蕴层4个层面设置评价指标。

    2023年02期 No.242 136-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8K]
  •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陈慧;

    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随着国际粮食问题日益突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具有一定的迫切性。文章重点围绕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要性以及培育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具体研究,基于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从政府统筹规划、信息化平台建设、培育机制以及转变农民传统思想观念等角度入手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旨在提升农民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识,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2023年02期 No.242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3K]
  • 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贯通性建设思考

    王大刚;颜廷慧;

    独立学院的语言类课程教学面临诸多问题,如知识点重复,同类课程任课教师之间缺少有效沟通,不能从全局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做到把已有的知识与新学的知识有效地连接起来,构建贯通性的语言类知识体系。文章探讨从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师对课程的认知、学生的知识迁移等方面来建构更加完善的贯通性语言知识体系。

    2023年02期 No.242 142-14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0K]

学术论坛

  • 伪满时期中国东北钢铁工业发展浅析

    李雨桐;

    伪满时期,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殖民统治。东北的钢铁工业被日方资本垄断,煤、铁、钢材等资源遭到日本殖民者的疯狂掠夺。这一历史特殊时期,在日本殖民者的统治下,东北钢铁工业所呈现出的“辉煌”“繁盛”都是一种假象,其本质特征是东北工业资源的耗竭及钢铁工业的衰败。

    2023年02期 No.242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6K]
  •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意义、影响及应对策略

    齐晓宇;

    新时代网络语言是由网民共同在网络公共言论空间上创造的一种风格独特的语言,具有简明、生动、多样的特点,可以分数字型、翻译型、字母型和图片动画型等类型。新时代网络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对汉语言文学同时存在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要发挥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促进作用,就必须顺应趋势辩证看待、积极利用网络语言,在加强网络监管、净化文学发展环境的同时制定使用规范以明确网络语言的使用边界。

    2023年02期 No.242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1K]
  • 江西非遗民俗平行语料库的建设意义研究

    王佳;杜习举;

    江西民俗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元包容、异彩纷呈,其英译是江西非遗对外推广的重要途径。通过调查其翻译现状,发现诸多问题,如表达偏差,质量不高等,而语料库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研究范式,可根据译者建立的术语库和记忆库显著提升翻译的效率和精确性。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建设江西非遗民俗平行语料库来提升江西民俗汉英翻译的水平,促进江西民俗的外宣事务发展,加速赣鄱文化“走出去”,进一步推动赣鄱文化的国际传播。

    2023年02期 No.242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1K]
  • 清末民初吉林省乡巡职能探析

    程蒞晶;杨洪友;

    清朝末年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社会动荡不安。吉林省广大乡村地区地广人稀,匪盗横生,民不聊生。在传统保甲、团练效能逐渐丧失的情况下,乡村社会管理面临困境。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大力提倡创办近代警察制度,吉林省乡巡应运而生。乡巡除需要承担缉拿盗匪、户口调查等有关维护社会治安的主要职能外,还担负起催捐等民事管理的责任。监督、保护外国游历人员;看护铁路及电线;受理违警事件亦是其份内之事件。吉林省乡巡的产生及其职能的发挥有效的维护了社会治安,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并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社会风气,同时也加快了传统乡村社会向近代化迈进的步伐。

    2023年02期 No.242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2K]
  • 专业认证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质量优化研究

    张哲;赵敬蒙;

    为了规范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立,更好地促成学前教育产业的发展格局,贯彻学前教育专业的育人价值,专业认证政策于各个高校中落地生根,对众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专业认证政策的出台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众多高校师范类专业的发展方向,也为其下课程教学的改良发展提供了关键动力。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教学落实、社会产出三方目标落实,便成为当下众高校开展研究的主要课题。将专业认证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作为切入点,对学前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性作出分析,并结合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构建专业教育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质量优化的可行之径。

    2023年02期 No.242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3K]

  •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最美不过夕阳红

    岳亮;

    <正>吉林开放大学是国家老年大学全国“首批” 5所试点办学单位之一。老年教育作为学校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网络覆盖全省城乡,现已初步形成省、市、县(社区)、乡(村屯)四级老年教育办学体系。学校充分发挥数字化信息技术优势,通过搭建全省普惠高效的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吉林老年学习在线”和手机APP “乐龄e学堂”,紧紧围绕休闲娱乐、主动健康、技能提升、学历圆梦等方面构建老年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康养学游”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老年教育新模式,

    2023年02期 No.24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 中国民藏北宋宫廷用瓷鉴赏(11)

    李欧;

    <正>古瓷梅瓶尊为瓷器中皇帝的话,那么玉壶春瓶就是皇后。玉壶春瓶作为经典的瓷器造型,阴柔迷人且充满诗情画意,曲线曼妙优美,无论丰满或纤细,都令人心动。玉壶春瓶创烧于宋代之前,定型于宋代。从瓷器历史的角度来看,宋代大量使用玉壶春瓶,并且极大地影响了与宋基本同时期的辽、金与西夏等其他区域政权,他们学习汉地风格烧瓷,也大量的烧制这种类似器型的玉壶春瓶。

    2023年02期 No.242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 何绍基行书《墨茶之辩》立轴赏析

    沈鹏雲;

    <正>何紹基(一七九九—一八七三),字子貞,號東洲,别號東洲居士,晚號蝯叟,湖南道州(今道縣)人,晚清詩人、畫家、書法家。何紹基通經史,精金石。著有《惜道味齋經説》《東洲草堂詩》等。何氏精通金石書畫,以書法著稱于世,譽爲清代第一。其書法初習顏真卿,中年博習南北朝書,筆法剛健。後致力分隸,漢魏名刻,

    2023年02期 No.242 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