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杨树·柳树·松树

    殿文;

    <正>今年的沙尘天气格外频繁。人们感到困惑,过了二十几个植树节,为什么沙尘反倒频繁起来了呢?有人解释说,是一个“节”字在作怪,把“植树”后面的“节”字去掉就好了,不知是否如此。朋友相聚,海天乱侃。其中一位讲了一段发人深省的故事。某县委机关大院“带头绿化”,第一任书记爱杨树的挺拔,大院内栽满杨树;第二任书记爱柳树的婀娜,于是砍杨栽柳;第三任书记爱松树的常青,于是砍柳栽松。若干年过去了,县委大院留下的只是一片荒芜。这则故事未必真实,但却反映了一个普遍现象,即我们某些领导者习惯于否定过去,致使政策没有连续性。

    2006年03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县级电大办好家庭教育新路

    张晓东;么贵春;

    本文结合我校开办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的实践,从增强试项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及确保其工作运行效果两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该项目充分发挥了我校的办学优势,自主创新,务实进行了家庭教育指导、咨询和服务诸项工作,以实际成果探索出办好县级电大的一条新路,能使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事业取得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006年03期 5-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提高县级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质量初探

    “提高县级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于然礼;谢忠树;

    本文从为学员自主学习提供全方位服务等五个方面,阐明了只要我们切实提高县级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也一定能够为发展开放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6年03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艺术世界中领袖人物形象的历史嬗变

    王志刚;肖尹宪;

    建国以来,在文艺方面尤其是影视剧领城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魅力十足的领袖人物形象,可以说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但从塑造完满的人物艺术形象方面来考量,由于领袖人物特殊身份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的限制,在人物性格复杂性,情感丰富性、形象鲜明性等要求上,与一些典型人物形象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比照政治意识形态和艺术形态的关系,通过对一些影视剧领袖英雄人物形象分析入手,根据时代对艺术审美标准的要求,按照艺术规律对影视剧领袖英雄人物进行塑造,突破现存的局限,无疑会产生深远的美学意义。

    2006年03期 9-1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 大众文化审美价值批判的批判——对阿多诺审美哲学的反思

    张丽娜;

    阿多诺认为,在资本主义杌械复制技术支持下汹涌而来的文化工业使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呈现出伪个体化和非个性化倾向,导致了个人自主性的丧失和个性的泯灭。因此,他立足于奥斯雏辛这一人类深重灾难之后的社会历史条件、立足于启蒙辩证法所倡导的同一性及总体性价值体系的缺陷、立足于个人精神贵族的骄傲,对大众文化的审美价值展开了尖锐而猛烈的批判,并企盼通过建立审美乌托邦实现他对处于被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奴役之下的人们的人性“救赎”。然而,受其所处时代、理论体系及个性特征的拘囿,阿多诺对文化工业审美价值的批判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局限。

    2006年03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从文体学的角度看统一效果理论在《一桶白葡萄酒》中的体现

    吴佩娟;

    埃德加·爱伦·坡在19世纪美国文坛占有重要地位,他提出了小说创作方面的“统一效果”理论。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探讨坡是如何在《一桶白葡萄酒》中成功运用这一理论实现预期效果的。

    2006年03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容斋随笔》中的单音节反义词及其使用原因

    许明;

    《容斋随笔》是宋代一部著名的笔记体著作。本文以书中的反义词为考察对象,归纳总结了书中的反义词及其使用次数,并试分析了书中大量使用反义词的原因。

    2006年03期 20-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儒林外史》中的名量词

    乔会;

    本文对《儒林外史》中的名量词进行穷尽式考察,对其进行简单归类,并从语义、语用、语法上与现代汉语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儒林外史》中名量词使用丰富,发展完备,基本上处于规范和稳定的发展阶段,书中的名量词是一个继承又不断发展的动态系统。

    2006年03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对真善美的新闻学解读

    李鲤;

    新闻之真是事实性新闻在认识论、符合论意义上的真实;“求真”与“致善”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双项选择,缺一不可,又不可混谈;新闻之美实现于真与善的理清与统一之中,体现在新闻传播功能的有效发挥之中。

    2006年03期 25-2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从“人格完整”谈对审美主体的要求

    刘鑫;

    “人格完整”是席勒提出的重要理论构想,它从人生建构角度论述了主体完整的意义。本文从“人格完整”这个命题为出发点,通过揭示它的内在涵义,从“精神自由”和美育两方面来具体说明审美活动中对审美主体的内在要求。

    2006年03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浅析道教与明清小说的互动性

    张建成;

    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对社会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明清时期,道教的世俗化和民间化对明清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刘的影响;同时,明清小说对道教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劝澜的作用。两者的互动性是有其经济根源的。

    2006年03期 31-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网络文学创作主体探讨

    谭洪刚;

    由互联网催生的数以万计的网络文学创作主体,其身份特征是网络化、非职业化,在创作态度、创作目的、创作方式、创作题材上与传统作家大相径庭。大众传媒对网络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传统作家与网络文学创作主体对彼此也有不同的态度。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学创作主体与作家应各取所长、互相融汇,共同为我国文学事业作出贡献。

    2006年03期 33-3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 生存教育: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切入点

    陈勇军;虞文华;

    从根本上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前提是弄清实效性不强的根本原因,关键是使政治理论教育成为大学生的生存需要,途径是以“生存教育”理念为切入点,为学生生存而教。

    2006年03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 高职“两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吕志蓉;

    当今世界,面对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产生巨大影响,也对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提出新的挑战,针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性和“两课”教学的特点,本文着重探讨在高职“两课”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2006年03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刘晓乐;董荣;

    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中,对于自省、改过、慎独等都非常重视,要求人们“日三省吾身”、“过则勿惮改”、“君子慎其独”,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养成自律自省的意识和知耻改过的观念,使之勇于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明确辨别是非荣辱,自觉加强自我约束,使优秀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成为他们主动的人生“航标”。

    2006年03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高职教育中德育职业化的新思考

    左彩云;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德育职业化,而高职德育职业化的实施要通过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以人为本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

    2006年03期 47-4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个别差异与个性化教学

    荣宪举;李辉;

    本文根据对学习者个别差异的分析,考虑到不同学习者个性因素对学习者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需求等产生的影响,为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根据学习者个别差异来进行个性化教学提出针对性建议。

    2006年03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从第二语言与外语概念的差异看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张巧霞;

    本文从对比第二语言和外语概念的差异入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学习的差异,即语言环境、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的不同,分析了语言环境对于外语学习的影响,并对如何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6年03期 52-5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 高校英语专业语音课的设计与教学

    王素英;

    语音课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语音语调与学生的听力、口语及单词记忆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语音与听、说及记忆单词三方面的关系阐述了英语专业开设并重视语音课的必要性,并且对语音课的设计安排提出了建议性的方案。

    2006年03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板块式”教学在开放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田俊岩;

    本文阐述了如何将“板块式”教学应用于开放英语教学中,使学生适应开放教育的学习形式,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006年03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浅谈职业技术类院校口译课教学

    张蕾;

    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合格口译员,职业技术类院校担负着培养实用型口译人才的任务,但是因为起步晚,对于如何成功开设还处于摸索中,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从确立合理教学目标、设定开设时间、教材选择和师资队伍建几方面来实现口译课的成功开设。

    2006年03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 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唐韶凤;

    本文讨论了近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比较和分析了改革前的四、六级考试和改革后试点阶段的四、六级考试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要求的不同,为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方面提供了几点启示。

    2006年03期 64-6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 英语阅读课教学个性化与信息化的探索

    冒端;

    倡导个性化教学与信息化结合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上。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改革中,学生能够发挥主体性,发展个性。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2006年03期 67-6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艺术初探

    程瑜瑜;

    二十一世纪打开了崭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时代,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将多媒体设备中的语音功能,视频功能结合到传统的听力与口语教学中,使外语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外语教学的现代化。本文初步地探讨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艺术。

    2006年03期 70-71+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报刊英语消息报道的体裁分析

    王琴;

    本文采用Labov的叙事结构框架理论对消息这一新闻报道的次体裁进行了研究,从语篇宏观形式结构角度考察了消息发出者构建消息语篇结构形式的派生模式,并从语气、时态、情态三方面分析了实现语篇人际功能的语言特征。文章最后指出报刊体裁分析对大学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启示。

    2006年03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中英网络聊天用语词汇分析

    阮丽;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网上聊天的形式快捷方便的传送信息。网聊用语不同于面对面的交流形式,它因其独有的语言特点得到语言学者的关注。本文从词汇学角度对中英网聊用语进行对比,分析其内在规律和语言模式。

    2006年03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故意伤害罪量刑均衡性问题初探

    陈卫;李昌庚;

    本文分析了量刑失衡的一般因素,并提出了故意伤害罪量刑失衡的特定因素;分析了故意伤害罪损伤程度鉴定结论分级与量刑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6年03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 论劳动者侵权赔偿的预先设定——兼评《劳动合同法(草案)》相关规定

    胡仕林;

    预先设定劳动者侵权赔偿在伦理上易导致侵权行为具有正当性的错误认识;在法理上,易导致侵权与合同法律制度内在体系的紊乱;在效果上,易生纠纷,效率性差,不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意思自治不具公平性,且有违立法精神。因此,对此种设定立法不应允许。《劳动合同法(草案)》的相关规定对此有所体现,但尚需作更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2006年03期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 论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

    周洪亮;

    胎儿利益经常受到侵犯,但是我国有关胎儿利益保护的立法几乎空白。参照国内外对胎儿利益保护方面的四种立法模式,即承认胎儿具有权利能力的保护主义、总括保护主义、个别保护主义和绝对主义四种立法模式,我国应摒弃绝对主义的立法模式,采用总括的保护主义。在胎儿利益需要保护的情况下,承认胎儿具有权利能力。对于胎儿权利能力的性质认定,采用法定停止条件说。

    2006年03期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略论纯粹经济损失

    李旭刚;王志民;

    纯粹经济损失是引起了广泛争议的比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但在我国对其研究刚刚开始。学说匮乏,立法和判例更无明确规定。本文尝试总结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和特点,并据以探讨其类型,分析其赔偿的标准。

    2006年03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人文科学的“价值中立”问题探析

    司奉彦;

    长期以来,学术界缺乏专门对人文科学的“价值中立”问题的探讨。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对马克思·韦伯的“价值中立”理论的内涵实质进行探讨并对“价值中立”理论进行全面地梳理。在人文科学研究中,人文科学研究者应该以价值中立即纯客观的态度考察和描述经验事实,同时以人文精神作为价值取向来选择对象、评价对象的价值和意义,使二者能够有机的统一。

    2006年03期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 大学生黑客行为的博弈论及心理学探析

    陈国玲;杨春荣;

    大学生的黑客行为作为网络文化的产物已引起社会关注。本文中,笔者独辟蹊径,运用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分别从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对大学生黑客行为的产生作了全新分析。作者以为,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加强对大学生黑客行为的引导;同时也要注重网络防御系统的构建。

    2006年03期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 公共行政体系的双重构建——服务型政府与行政伦理建设

    曾政伟;赖慧敏;

    本文论述了行政体系构成要素,提出了行政改革的出路——法律制度层面和行政伦理道德层面双重构建公共行政体系。通过分析服务型政府这一法律制度层面建设对行政伦理道德的制度保障作用,论述了如何在这一模式下建立与之相匹配行政伦理道德体系,从而展示了一条新的行政改革之路。

    2006年03期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探讨

    余学军;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设置应遵循系统性原则、突出特色原则、逐步推进原则。本文分析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设置原则和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应处理好的关系,介绍了广东省惠州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成效。

    2006年03期 105-106+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建立和完善消防社区警务——探索拓展社区警务的新途径

    赖星宇;张堃;

    与严峻的火灾形势相比,整个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仍然非常淡薄,消防力量增长水平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防安全需求相矛盾。要控制和预防火灾单靠消防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依靠各级政府的支持,各级公安机关的大力协助,拓展公安社区警务,建立消防社区警务,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一个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社会化消防格局和网络体系,才能扭转社区火灾形势严峻的局面。

    2006年03期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略论俾斯麦与德意志统一运动

    袁露阳;

    德意志统一的历史前提是什么?为什么德意志封建大邦普鲁士能够统一德国?为什么贵族出身的俾斯麦会成为德意志统一运动的代表人物?俾斯麦统一德国为德意志民族的发展留下了什么后果?本文就这些问题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2006年03期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 责任旅游——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选思路

    王平;

    本文主要论述了构建“责任旅游”机制的必要性,然后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构建“责任旅游”机制的思路,藉此为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点启示。

    2006年03期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对“先就业后择业”的几点思考——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马远;凌文辁;

    本文针对目前人们比较关注的“先就业后择业”观点的不同认识,笔者对此从三个不同层面进行系统探讨:“先就业后择业观”认识上存在的偏差、形成对“先就业后择业”观的正确认识、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以期对即将率业的大学生有所启发与帮助。

    2006年03期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试论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赵丽;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带来很大影响,本文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入手,提出了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措施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6年03期 120-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公共政策视野下的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曾豪杰;李子光;

    人力资源开发是新农村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措施之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种种困境,从公共政策入手不失为良策之一。

    2006年03期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 基于HTTP隧道技术的物流信息分发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王晓天;尹钰;苏春芳;

    提出了如何利用HTTP隧道技术进行物流信息分发,给出了模型的设计和实现,较好的解决了防火墙对物流信息的分发与采集产生的负面影响,保障了物流信息分发的即时性与安全性。

    2006年03期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下载本期数据